华声在线首页 | 湖南

"禹碑之母"知何处 或在衡岳水云间

2016-04-13 14:47:18 [来源:华声在线-湖南日报] [作者:李国斌] [编辑:万姗姗]字体:【  
传说大禹治水在衡山留下石碑。湖南的地域文化研究者几十年孜孜不倦寻找禹碑原碑的下落,终于发现一块有明显刻画痕迹的巨石——

衡山县云峰村石匠王代桃(右二)展示他从石头上拓的字。 李国斌 摄

5、你或许不知道衡山有很多带“禹”字的地名

作为一个传说中的人物,大禹治水的故事,可谓家喻户晓。

在衡山一带,大禹的传说特别多,带“禹”字的地名也不少。

衡山地域文化研究专家胡友文总结,大禹在衡山的传说,主要有几则:一是“金简玉书”的故事,二是建“清冷宫”的故事,三是紫巾台的故事,四是杀白马祭天的故事,五是驻跸卢洞的故事。他搜集发现,衡山与大禹有关的遗迹有40多处,包括溪名、桥梁、土木建筑等,其中带“禹”字地名就有禹溪、禹王桥、禹王城、大禹崖、禹迹桥、禹王庙、禹泉等。

谢武经认为,衡山禹文化深厚,可以以禹王碑遗址为载体,利用好周围的原生态山林及禹溪水系,建成禹文化生态公园、“禹文化博物馆”和“禹文化资料库”,让禹文化落地衡山。

当地政府计划将禹王碑遗址打造成遗址公园,并已完成规划设计方案。目前,正在对石碑进行修缮。后续还将在石碑上建保护亭,恢复“水绕石坛”的历史格局。

链接 禹碑的前世今生

禹碑又称岣嵝碑、禹王碑,文字造型极为奇古,是一种独特的文字,古人称之为蝌蚪文。

关于禹碑最早的记载,出现在东汉学者赵晔写的《吴越春秋》一书中:“禹登衡山,得金简玉字之书,刻石山之高处。”

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《水经注》,也提到岣嵝峰上有禹碑:“湘水又北,经衡山县,山在西南,有三峰,一名紫盖、一名石囷、一名容峰。容峰最为竦杰,山经谓之岣嵝山,为南岳也……禹治洪水,血马祭山,得金简玉字之书”。

南朝宋时的道士徐灵期,写的一本关于南岳最早的专著《衡山记》,称“云密峰有禹治水碑,皆蝌蚪文字,碑下有石坛,流水萦之,最为胜绝”。徐灵期长期在南岳修道,他的描述表明他可能是最早见过禹碑的人。

进入唐朝后,不少文人学者纷纷前来踏勘。韩愈苦苦搜寻,并没有找到传说中的禹碑,只是听了一个道士的转述,在诗中做了一番描写。

禹碑是不是真的存在过?宋人张世南在《游宦纪闻》里记载,嘉定五年(1212年),学者何致拿着《岳山图》,按图索骥,来到祝融峰下,根据樵夫指引,见到了禹碑。何致拨开覆盖在碑上的苔藓,拓印了两份碑文,一份送给长沙官员曹彦约,一份留着自己把玩。可曹怀疑碑文的真实性。何致只有请人把碑文翻刻到岳麓书院后面的巨石上。

300多年后,明嘉靖九年(1530年),长沙太守潘镒从荒山野岭把石碑找出来,加以保护。此后,禹碑碑文从岳麓山流传开,全国至少有20多处复制碑。

明代大儒湛若水曾在文中描述衡山禹碑:“字画奇古,与后来篆籀手笔迥别,而碑石复剝落,虽习于古者,仅能辨其一二字,既不可识其中所云”。此后,禹碑原碑下落成谜。

原碑长期隐而不见,让人怀疑禹碑的真实性,加上无法看懂的碑文,给禹碑抹上了一层神秘色彩。而岳麓山禹碑被广为翻刻后,关于禹碑神秘文字的解读也不断出现。

古代有明朝人杨慎、沈镒、郎瑛、杨时乔四家的解释,都认为碑文与大禹治水有关,其中以杨慎的解释影响最大。由于各家解释都没有确立相应规则,也没有提出释文的充分理由。

当代学者高景成在考证禹碑文之后,认为“它和出土文物中春秋末战国初楚、越和吴等国的青铜器上的文字极相似;所以它既非夏代文字,也不是后人伪造,而应是春秋战国间楚国或越国的文字”。

在秦统一中国之前,中国的文字发展经历了一个多样化的混乱阶段。汉代许慎《说文解字》中和王莽时期,均有“虫书”这种特殊字体。当代学者曹锦炎考证:“岣嵝碑的字体,是南方流行的特殊字体,它与传世的能原镈、之利钟、越王钟等如出一辙,可以得出是春秋战国时期刻石的结论。”

不过,要揭开它的神秘面纱,仍有待时日。